數碼攝影與藝術及設計密不可分——畢子融

陳慶生(創會成員)
歐俊軒(畢Sir學生)
郭盛斌(畢Sir學生)

陳慶生於畢sir大幅素描作品前留影

陳慶生憶述

第一次認識畢Sir是澳門日報做廣告部,因為晚上要收色盲片,當時畢Sir在澳門有個人展覽,我看見那些色盲片是十分漂亮的榕樹,認識畢Sir就是從這裡開始。其後我到日本修讀企業形象,回澳後從父親口中得知他們是認識的,經父親正式介紹後便認識了畢Sir。從日本學成回澳後,畢Sir安排我到理工負責一些非全職的教學工作,從這一刻便開始了與畢生的30年友誼。

我覺得與畢Sir的交往不是上司下屬那種關係,亦非長輩與晚輩般的嚴肅,應該是亦師亦友那種。他是一位非常好的啟蒙老師,毎件工作他從不用命令模式,反之會用互動模式,有商有量。他使用概念來引導,當然自己亦要做資料搜集及分析,最後會得出幾個方案,然後再提出可以改善的空間。他真的給予我很大的空間及自由來發揮,當我提出相反意見時,他不會即時拒絕,反而提出一個可行的方案,使整件事情能快速完成,從中我獲益不淺。基於大家工作上都有默契,30多年的維持也許是默契及緣份,性格接近,另一個原因是他真的希望可以輔助澳門的青年人,如歐俊軒及亞斌等,以及做到藝術能有生存空間,兩者得到平衡。

陳慶生與畢sir於數碼會展覽中合照

記得我們合作過一個展覽,因時間緊迫,是回歸的花車展覽比賽,當時的概念極之天馬行空,但要如何執行呢?是需要許多磨合及實踐。畢Sir很理解這種情況,總括來說畢Sir是一個會理解年青人的人,亦會給予年青人許多機會發揮。他有協助多個團體,其中現時許多青年陶藝導師也是他的學生,他對推動年青人的發展特別用心,亦給予年青人許多機會。

在還沒有數碼年代時,我仍未接觸過數碼攝影,但他已覺得數碼有前景,他向我們分析,數碼攝影和設計其實是十分有關係,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不能分割的,他除了是一個資深有經驗的藝術家,潮流的觸覺亦十分敏銳。我成為數碼會創始會員是因為畢Sir的推介,因為數碼攝影與設計是息息相關,互相協調。他認為我應該在數碼攝影方面行先一步,所以便入了數碼會。會的徽章是由畢Sir起草稿,我執行完成的,是我和畢Sir第一個為數碼會合作完成的工作,會徽是用數碼Pixel概念,基於在20年前電腦運算像素比較低,放大圖像會有明顯的方格Pixel,可以說是時代的標記,而在設計上亦應跟隨時代步伐。相較20年前,現今數碼會的會員多會用Photoshop進行數碼化的二次元創作,而我們設計上亦走向數碼化的三維設計,可以說數碼設計是會不斷演變去適應時代。

畢Sir是數碼會的創辦人之一,他在數碼會的⻆色應該是運用數碼化來推動設計或是數碼化攝影藝術的發展,其實數碼影像與藝術設計是可以結合一體,表現出數碼藝術的精髓。正如當初創會時他引薦了許多設計家和藝術家,是希望大家能夠利用數碼影像融合設計,造出藝術的表現力。

……

本會創會成員陳慶生
2008年(左至右)時任副理事長張梅芝、理事長甄國富、創會會長譚啟漢和大會主席畢子融主持為四川地震義賣作品賑災記者招待會
左:歐俊軒澳門著名平面設計師,右:郭盛斌工程設計師

郭盛斌憶述

第一次見畢Sir應該是2000年,當時他正籌辦中學,感覺是一個嚴肅的人,但其實與他熟絡後便知他是一個隨和的人,而且是可以開玩笑的嚴肅人。正式接觸畢Sir是在中學時,當時他任職校長。我參加了由他教授的陶瓷班,正式成為他的陶瓷學生。之後畢Sir離開學校,據說到了澳門明愛,還開設私人陶瓷班,再次接獲他的電話時,我已是高中生了,他邀請我到他的陶瓷班以類似助教的身份協助他教學,每星期兩天,從那時起,我們的關係變得緊密了,可以說是亦師亦友,後來又有嘉毅及亞軒的加入。因為熱愛陶瓷創作又因與畢Sir熟落的關係,我是唯一一個持有畢Sir門匙的學生。開個玩笑說,我可是個堂堂正正的「入室弟子」, 而且還可以在畢Sir的工作間隨時隨意地創作,是個美好的回憶。

從畢Sir身上除了學習藝術的創意思維外,還有個人的道德言行及德智體群美的五育修為。中學時畢Sir對學生有另一套教法,記得有天我遲到,他罰我到校長室罰企,罰完後到校長室訓話,他對我說很意外你會遲到,記著人只要做錯了一件事,以後無論你做了多少件好事,別人只記得你做錯的那件事,所以千萬別行差踏錯,這番話對我影響至今。畢Sir的金句是「做人要有手尾,用完的東西放回原位。」「作為一個男人,一定要養家活口,意思是要有賺錢能力。」

後期畢Sir返回香港時,將工作室交託給我處理,許多陶瓷物料贈送給學校。但有一個很特別的畢Sir作品我還保存著,就是他親身為自己製作的銅像。在畢Sir最後一個於香港舉辦的藝術個展,給我一個很大的感觸,就是健康的重要性。畢Sir當初是一名體育老師,身體十分健康,但因對藝術十分感興趣,最終返回師範,繼續進修藝術而成為美術老師。認識畢Sir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工作狂,但在他這個展覽中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要管理好自己的身體健康,要多關心身邊的人及朋友。回顧畢Sir的作品在年青時基於商業掛鈎,作品體積要有一定的份量,退休後作品已趨向小型創作,後又因健康問題,作品甚至濃縮至一張A4紙的大小。個人感覺這個純藝術展是對他本人在藝術創作歷程上的一個總結亦是一個句號。

……

2019年5月《歷練之道》 畢子融師生作品展於香港中央圖畫館展覽館舉辦
(左至右)歐俊軒、畢子融、郭盛斌及張嘉毅於畢Sir澳門的家門前合照

歐俊軒憶述

認識畢Sir是在2009年,當時還在中學時間,因自己喜歡藝術,經嘉毅推介到畢Sir的陶瓷班學習。正如亞斌描述,初見面時覺得畢Sir很嚴肅,但每逢星期日上課,最期待是中午食飯時,因為在那時畢Sir會討論世界時事,甚麼是藝術,甚麼是設計,作為中學生,討論間給我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思維。我本身是理科生,但就是有不一樣的感覺,之後畢Sir介紹亞斌給我認識,說這是大師兄,當時亞斌已在國內讀書,平時我多數和嘉毅一起,待斌放假回澳時才有三人組。畢Sir指派亞斌教我拉坯,但我總是拉不到,我想這是一個遺憾,因為每個喜歡藝術的人,當進入工作室時,都會希望自己可以創作些作品,其實每個新人到工作室祇在旁觀察看著藝術家如何操作及堅持,已經感受到藝術氛圍。記得畢Sir說過堅持越久,就能創作出越好的作品。在往後日子越是聽到畢Sir的經歷,就越覺得大家越接近。

有次食飯時,畢Sir問我有沒有玩facebook,我說沒有,他笑著說你們這麼後生,為什麼不試玩,而他和我們在年齡上是有很大差距,他甚至說要錄影片段放在YouTube上,我發覺畢Sir其實對新鮮事十分活躍,想了解世界發生甚麼事,他還說像我這樣年紀都去接觸,為何你們年輕過我的也不去了解?從此開始我們的facebook生涯。說出這件事,其實我是想說,一個好的藝術家,我在他身上感受到「你想要勇往直前或者是探求新的事物,並不是因為年紀,而是因為你對事物的求知慾。」以上是我由不認識畢生,漸漸變成朋友,變成一個師父的過程。

那時候我與嘉毅接觸較多,很多時都在做同一款陶瓷,因為畢Sir有展覽,就叫我們幫手繪畫,嘉毅的繪畫能力比我強,我畫幾筆後就發覺出了錯,畢Sir並沒有怪責我,並安慰說這些問題是不容易察覺的。當時作為一個中學生,因不小心而令藝術家的創作出現瑕疵,心裡實在不好受,但經此事後,使我明白出錯不是一個大問題,最重要的要知道為什麼會出錯,錯在那裡,使日後能夠做得更好。

另一件事是我初到工作室時,我問嘉毅,幾時才可以創作呢?他回答我說還不知道,你不如先去體驗下先,這裡有許多別人用剩的碎泥。畢Sir叫我將泥浸在水中,直到變軟,因為工作坊每星期只來一次,在第五個星期終於可以使用浸在水的泥。初時我心存疑惑,為什麼不直接拿一塊新泥來創作?到現在我終於明白,從這個過程中使我知道一個成功的創作不可能第一次就能成功,是需要一個過程,體驗一下這塊泥是如何出現。同時畢Sir問我:「你為什麼要做這個作品?」他問了我一個月同樣的問題,才答應我可以用這塊泥。從這個過程中訓練我不應該為了美觀而做創作,必須有意思地去表達。

又有一次,他説要用陶瓷幫他製作一些玫瑰花型的薄陶瓷罌,因為我從未造過,所以到嘉毅的家嘗試製作,可覺得自己造得不好不會做,可是最後還會運用了一些技巧去完成,感覺好像不太理想,最終燒出來後,畢Sir說也不錯,他並不容易讚賞人,但會用引導的方式去教導。這使我領悟到每件事都會從不可能到可能,只要自己願意跨越自己認為不可能的心態,總可走出另一條路來。記得畢Sir說,做創作要有思想有概念,不是大家造同樣的作品,拿出來給人觀賞,而是作品中要有思想表達的概念。

(左至右)本會創會會員冼偉強、畢子融及陳耀堂於《畢子融師生作品展》合照

畢子融 Aser But (1949-2019)

1949年生於澳門,在港接受中、小學教育。中學畢業後考入羅富國教育學院。1970年決心從藝,前後肆業於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及葛量洪教育學院。1980年獲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美術教育文憑、1983年於紐約獲行政教育碩士。 畢氏為香港七十年代藝術學生之一,受名師如呂壽琨、王無邪、何弢、譚志成、陳炳添等影響,跟隨繪描及水墨畫現代化,在教學專業上倡議課程改革。 年青時屢獲獎學金進修,包括葛洪量教育學院學業獎及往英留學之中英交流基金。1979年獲香港藝術雙年獎、1988年度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獎及2010年度香港十大設計師獎。 最初任教中學,其後受聘於香港理工學院日夜校教席,長達廿年。1992年往澳門協助發展設計正規教育,其後提升為澳門理工學院之藝術高等學校至2000年。離任時為該校校長暨教授。 公餘時,畢氏除醉心於繪畫與陶塑外,還致力寫作工作。自1983年,編著多達9本有關香港平面設計、藝術技法及藝術家專輯等書籍,也為港澳報章、雜誌撰寫專欄,協助確立美術對社會之重要性。 畢氏近年集中於中國水墨扇面創作。

採訪/整理:施援程
文字/攝影:梁紹謙
拍攝/剪接:李 康
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Scroll to Top